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197/N #莫言
周五晚上,开一罐啤酒,读完了《丰乳肥臀》最后几章。结尾处理略微草率,颇为失望。我甚至以为在读都市言情小说,眼睛一闭一睁,身边人当了大官,成了巨商,带着我花天酒地,享乐人生,这剧情走向让我着实意外。
书的最后,好像是觉得漏写了什么,然后开始打补丁,补充了前文一些没写到的情节,这种写法还是第一次遇到。
但最让我可惜的是,很好的题材套上魔幻现实这层外衣,本能写得更好,将这片大地这几十年的动乱和魔幻呈现出来。然而,越到最后,越觉得凌乱,仿佛流水账一样地将人物草率填充到历史事件中,魔幻不上天,现实不落地,甚至最后滑坡到了低俗小说的剧情,可惜。读得不多,但莫言的小说似乎都有类似的感觉。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值得一读。上官鲁氏就像是这片大地的母亲,不辞辛苦孕育了各式命运走向的子女,而我,从未断奶的上官金童,又像是什么呢?
周五晚上,开一罐啤酒,读完了《丰乳肥臀》最后几章。结尾处理略微草率,颇为失望。我甚至以为在读都市言情小说,眼睛一闭一睁,身边人当了大官,成了巨商,带着我花天酒地,享乐人生,这剧情走向让我着实意外。
书的最后,好像是觉得漏写了什么,然后开始打补丁,补充了前文一些没写到的情节,这种写法还是第一次遇到。
但最让我可惜的是,很好的题材套上魔幻现实这层外衣,本能写得更好,将这片大地这几十年的动乱和魔幻呈现出来。然而,越到最后,越觉得凌乱,仿佛流水账一样地将人物草率填充到历史事件中,魔幻不上天,现实不落地,甚至最后滑坡到了低俗小说的剧情,可惜。读得不多,但莫言的小说似乎都有类似的感觉。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值得一读。上官鲁氏就像是这片大地的母亲,不辞辛苦孕育了各式命运走向的子女,而我,从未断奶的上官金童,又像是什么呢?
196/N #莫言 #魔幻现实 #性别歧视
莫言的《丰乳肥臀》,开篇几章就足够震撼人心。中国的女人,到了年龄不嫁人不行,嫁了人不生孩子不行,生了孩子不是男孩不行。于是,上官鲁氏在得知丈夫没有生育能力后,不得不借种生子,然而,与不同的人竟连生了七个女孩: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
在新的一胎即将生育时,家里的母驴也要生产,全家都去帮母驴,而没人来协助上官鲁氏,人不如驴,地位可见一斑。
莫言是在夸张吗,是在有意刻画这种魔幻现实吗,其实现实只会更加残酷,作家只不过让许多离谱的现实显得更合理罢了。
身边就有不少多女而少子的家庭,一些女孩的名字也不乏「X 弟」这类的字样。我曾听一位长辈说过她在九十年代的生产经历,情况类似上官鲁氏,此前几胎都是女孩,以至于少不了家公家婆的白眼,不仅不帮带孩子,在后续的生育过程,自己烧开水,自己给剪刀消毒……我听得内心一抽一抽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那句「为母则刚」。
莫言的《丰乳肥臀》,开篇几章就足够震撼人心。中国的女人,到了年龄不嫁人不行,嫁了人不生孩子不行,生了孩子不是男孩不行。于是,上官鲁氏在得知丈夫没有生育能力后,不得不借种生子,然而,与不同的人竟连生了七个女孩: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
在新的一胎即将生育时,家里的母驴也要生产,全家都去帮母驴,而没人来协助上官鲁氏,人不如驴,地位可见一斑。
莫言是在夸张吗,是在有意刻画这种魔幻现实吗,其实现实只会更加残酷,作家只不过让许多离谱的现实显得更合理罢了。
身边就有不少多女而少子的家庭,一些女孩的名字也不乏「X 弟」这类的字样。我曾听一位长辈说过她在九十年代的生产经历,情况类似上官鲁氏,此前几胎都是女孩,以至于少不了家公家婆的白眼,不仅不帮带孩子,在后续的生育过程,自己烧开水,自己给剪刀消毒……我听得内心一抽一抽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那句「为母则刚」。
195/N #莫言
读罢《檀香刑》,整个故事最巧妙的在于两点:人物名字的设定,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刽子手赵甲、县官钱丁、底层人民孙丙,直接套用了赵钱孙、甲乙丙丁的字进行安排,用钱丁而不用钱乙,想必是有意为之,凸显这个人物的矛盾与混乱。
肮脏残忍的刽子手如何可以获得「赵」且「甲」这样的至高地位?有两处可以体会:一、刽子手获得了其他官员无法获得的荣耀:慈禧赠佛珠,光绪赠龙椅;二、赵甲道「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不能缺了刽子手这一行」,尤其是手艺精良的刽子手。
在人物关系上的设定也是巧妙。小说开篇就致敬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全部情节围绕三家人展开,而三家里面每个人几乎都丝丝关联。赵甲的儿子赵小甲娶了孙丙的女儿孙眉娘,孙眉娘与钱丁有染,钱丁曾与孙丙斗须,赵甲作为刽子手凌迟了钱丁的兄弟钱雄飞,斩了钱丁的仆人刘朴的父亲刘光第。主线围绕孙丙抗击德国人被钱丁所抓,要求赵甲对孙丙执行檀香刑——以孙眉娘的视角,自己的亲爹被情夫所抓,要被自己的公爹执刑。
读罢《檀香刑》,整个故事最巧妙的在于两点:人物名字的设定,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刽子手赵甲、县官钱丁、底层人民孙丙,直接套用了赵钱孙、甲乙丙丁的字进行安排,用钱丁而不用钱乙,想必是有意为之,凸显这个人物的矛盾与混乱。
肮脏残忍的刽子手如何可以获得「赵」且「甲」这样的至高地位?有两处可以体会:一、刽子手获得了其他官员无法获得的荣耀:慈禧赠佛珠,光绪赠龙椅;二、赵甲道「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不能缺了刽子手这一行」,尤其是手艺精良的刽子手。
在人物关系上的设定也是巧妙。小说开篇就致敬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全部情节围绕三家人展开,而三家里面每个人几乎都丝丝关联。赵甲的儿子赵小甲娶了孙丙的女儿孙眉娘,孙眉娘与钱丁有染,钱丁曾与孙丙斗须,赵甲作为刽子手凌迟了钱丁的兄弟钱雄飞,斩了钱丁的仆人刘朴的父亲刘光第。主线围绕孙丙抗击德国人被钱丁所抓,要求赵甲对孙丙执行檀香刑——以孙眉娘的视角,自己的亲爹被情夫所抓,要被自己的公爹执刑。
194/N #莫言
我手上主要用的电子墨水屏有两台,一台是 kindle oasis 2,一台是 boox poke 3,最近的通勤路上,频繁使用前者。
我发现 kindle 除了显示效果更好外,划线也是最出众的,甚至好于手机上的微信读书。我的理由是,它可以在划线的时候辅助划好整句,这很重要,尤其是在墨水屏上。相反,微信读书做得不好的地方在于,需要拖动拨杆到句末,而这是一件比较难受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热门的划线,经常在句末多个标点或少个标点,我这种强迫症是接受不了的。
近期在读莫言的《檀香刑》,我从中学听到他获得诺贝尔奖就想读了,但因为书名取得太过低俗而放弃(指的是《丰乳肥臀》),《檀香刑》是我翻开的第一本。这种因第一印象而错失的好书不少,比如,我挺晚才读到了影响我好多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早年不读的原因也很简单,觉得「比尔盖茨」有什么了不起的。
《檀香刑》开篇几章,句子轻快上口,我觉得他很有才,像读相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津人。但读着读着,似乎就泄了气,语言啰里八嗦,也没有那么朗朗上口了。继续读读吧。
我手上主要用的电子墨水屏有两台,一台是 kindle oasis 2,一台是 boox poke 3,最近的通勤路上,频繁使用前者。
我发现 kindle 除了显示效果更好外,划线也是最出众的,甚至好于手机上的微信读书。我的理由是,它可以在划线的时候辅助划好整句,这很重要,尤其是在墨水屏上。相反,微信读书做得不好的地方在于,需要拖动拨杆到句末,而这是一件比较难受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热门的划线,经常在句末多个标点或少个标点,我这种强迫症是接受不了的。
近期在读莫言的《檀香刑》,我从中学听到他获得诺贝尔奖就想读了,但因为书名取得太过低俗而放弃(指的是《丰乳肥臀》),《檀香刑》是我翻开的第一本。这种因第一印象而错失的好书不少,比如,我挺晚才读到了影响我好多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早年不读的原因也很简单,觉得「比尔盖茨」有什么了不起的。
《檀香刑》开篇几章,句子轻快上口,我觉得他很有才,像读相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津人。但读着读着,似乎就泄了气,语言啰里八嗦,也没有那么朗朗上口了。继续读读吧。
17/N #莫言
血滴子,据传是清朝雍正所制,一种笠形或钟形的罩子,开口处有钢刀,顶部连着锁链,使用者一手抓住锁链,一手将血滴子抛向敌人,旋转的血滴子便可取人头颅。从这个兵器的英文翻译也可知道其用途:飞行的断头台(The Fly Guillotine)。
现在的很多平台上的发言者,仿佛就是头顶上悬着一个血滴子,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一说就没了脑袋。
今天快速翻了《到奴役之路》,非常过瘾,打算快读一遍之后再精读。里面的一些论述,只有结合自身经历才能深深体会。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法制的国家,那个有名的截图「你说起法制我都觉得好笑」并不夸张,国庆的两段经历再次加深了我的这个印象,至于是什么经历,不可言。
说回今天,十年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记得那个时候在中学,铺天盖地的莫言文学,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放的也是他的作品。在此之前,作为一个中学生,完全不认识这个作家。现在想想也正常,莫言作品的风格,教育局如何会让它们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
莫言莫言。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0-11
血滴子,据传是清朝雍正所制,一种笠形或钟形的罩子,开口处有钢刀,顶部连着锁链,使用者一手抓住锁链,一手将血滴子抛向敌人,旋转的血滴子便可取人头颅。从这个兵器的英文翻译也可知道其用途:飞行的断头台(The Fly Guillotine)。
现在的很多平台上的发言者,仿佛就是头顶上悬着一个血滴子,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一说就没了脑袋。
今天快速翻了《到奴役之路》,非常过瘾,打算快读一遍之后再精读。里面的一些论述,只有结合自身经历才能深深体会。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法制的国家,那个有名的截图「你说起法制我都觉得好笑」并不夸张,国庆的两段经历再次加深了我的这个印象,至于是什么经历,不可言。
说回今天,十年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记得那个时候在中学,铺天盖地的莫言文学,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放的也是他的作品。在此之前,作为一个中学生,完全不认识这个作家。现在想想也正常,莫言作品的风格,教育局如何会让它们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
莫言莫言。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