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 友情频道: @weiyexing | 博客: weiyexing.win
142/N #清明 #家族 #历史

清明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扫墓时,餐前饭后,老人们交流着以前的趣事,同时向后辈传递先人的故事。我这个离家多年的人,的确也了解到一些祖宗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口口相传,真实性不可考,就好比传话游戏,传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所以我也就当故事说说吧。

据传,可追溯的太祖,四五百年前扎根于本村,颇有家资。一日,一穿着破烂的地理先生路经此地,老祖接待,看到先生草鞋太脏,遂让其洗之。先生觉得轻视于他,离去,见一收破烂者,其杀肥鹅以招待先生,先生问其知某某某否(指老祖),知之,遂谈及招待之事,并为其指路也。收破烂者,曾收牛角之于太祖之子,后发现内藏钱币,尽数还之,众人信服。太祖见其养子十人,生活窘迫,予地给鹅,生活渐好。其颇有法,砍竹而遍插数地,竹生而选其地,谓之风水。其后,子嗣开枝散叶,家族势大,而先祖式微,遂被逐之他地。

这个故事,我从多个长辈口中听说过,版本大致相同,我觉得比较可信。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传这个版本,且老祖的形象不算光辉;二是当地的确有许多符合故事的地名物名可考;三是从部分那个收破烂的后代口中有印证。

家族里的老人都在讲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想传承,也可能是反思,不管如何,都不算太差。
141/N #清明 #家族 #祭祖

有些年头没有参加老家的清明了,今年回来,几乎完整地参加了一遍,谈谈感受。

清明祭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目,如果说春节是小家小聚,清明就是大家大聚,能牵动整个家族上百号人的活动,也就清明了。

我们扫墓分四天,第一天众人清明,全部家族的人参与,祭拜老祖,一般下午结束,然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约十五桌人;第二天三大家,也就是老祖之后开枝散叶的三个太公,同样是拜完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一家一两个人,所以三十多户四桌就能坐下;第三天四大家,则是更近的几户参与,全家吃饭,五桌人;第四天,爷爷辈是兄弟的几户后人参加,估计两三桌人。

我常想的一个问题是,按照这样下去,再过几代人,要拜的祖宗岂不是更多,后人要累死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