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121/N #中央集权 #教育
说来好笑,中学上历史课,听到老师讲各种朝代逐渐加强中央集权,直到明朝废除宰相,达到中央集权的顶峰,那时候我听到这样的演变,以为是一种进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呢,大概是和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有关。总以为什么东西越来越强,就是越来越好。变大变强总是好的,不管它是什么。然后就是集体荣誉感,从小就被灌输进脑袋里,国家强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甚至比你自身还重要。
回过头来看自己就像个傻叉,但我不会真的骂自己傻叉,因为我知道那并不完全是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让我有那种想法?这才是应该反思的地方。因此,身边出现一些「我曾经模样」的人,我也不会骂他们傻叉。就好比最近的亮亮丽君夫妇,有人说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遭遇,我觉得这就是纯粹的冷漠。放眼望去,他们不过是平凡普通的悲哀的一对夫妇。
说来好笑,中学上历史课,听到老师讲各种朝代逐渐加强中央集权,直到明朝废除宰相,达到中央集权的顶峰,那时候我听到这样的演变,以为是一种进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呢,大概是和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有关。总以为什么东西越来越强,就是越来越好。变大变强总是好的,不管它是什么。然后就是集体荣誉感,从小就被灌输进脑袋里,国家强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甚至比你自身还重要。
回过头来看自己就像个傻叉,但我不会真的骂自己傻叉,因为我知道那并不完全是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让我有那种想法?这才是应该反思的地方。因此,身边出现一些「我曾经模样」的人,我也不会骂他们傻叉。就好比最近的亮亮丽君夫妇,有人说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遭遇,我觉得这就是纯粹的冷漠。放眼望去,他们不过是平凡普通的悲哀的一对夫妇。
119/N #不确定性
新的信息,对接收者来说,会减少一些不确定性。
我个人非常排斥不确定性。如果出行没有计划,如果做事没有规划,我无法想象,发生在我身上的话,我会在整个过程都变得焦虑不安。
因此,我的个人生活会倾向于做好计划,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近期的目标是什么,做完以后进行勾选。列表给我安全感,勾选给我正向反馈。
但同时,我也很喜欢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如果恰好开发了新的兴趣,我就会废寝忘食,这是除了游戏之外最容易让我进入心流状态的事物。然而,新东西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有时候会思考,为什么我会喜欢上两种矛盾的生活方式。
最近想通了。人不管是在什么环境,都在时刻做出反应,吸收并消化不同的信息。古代,大部分的人一生只需要消化方圆五公里内的信息,现在的我们,一睁开眼就进入了无限的信息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时,看似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圈子,实则走进的是那个大圈子里的子集。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们本身是在消除不确定性,增强对外部的确定性。
新的信息,对接收者来说,会减少一些不确定性。
我个人非常排斥不确定性。如果出行没有计划,如果做事没有规划,我无法想象,发生在我身上的话,我会在整个过程都变得焦虑不安。
因此,我的个人生活会倾向于做好计划,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近期的目标是什么,做完以后进行勾选。列表给我安全感,勾选给我正向反馈。
但同时,我也很喜欢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如果恰好开发了新的兴趣,我就会废寝忘食,这是除了游戏之外最容易让我进入心流状态的事物。然而,新东西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有时候会思考,为什么我会喜欢上两种矛盾的生活方式。
最近想通了。人不管是在什么环境,都在时刻做出反应,吸收并消化不同的信息。古代,大部分的人一生只需要消化方圆五公里内的信息,现在的我们,一睁开眼就进入了无限的信息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时,看似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圈子,实则走进的是那个大圈子里的子集。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们本身是在消除不确定性,增强对外部的确定性。
118/N #奥威尔 #极权主义 #回忆录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是奥威尔亲历西班牙内战的回忆之作,书中对战争的描写不算多,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壕,只有很少的时间在发生对战,就如他所说「从早到晚,毫无意义的子弹就在空荡荡的山谷之间穿梭,只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才会打中人」。搞笑的是,这极其罕见的情况还真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被法西斯狙击手击穿喉咙,提前下了前线,好在大难不死。
前线期间,他看到了战争的残忍,但也见识到了各种党派的斗争,显得他们这些在前线出生入死的人像个小丑。他以志愿军身份参战,没想到参与的却是这样的战争。
他是个社会主义者,是他所理解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这场战争中,他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这段经历想必给了他无数的灵感,也奠定了他后续的政治立场——反对极权主义。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是奥威尔亲历西班牙内战的回忆之作,书中对战争的描写不算多,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壕,只有很少的时间在发生对战,就如他所说「从早到晚,毫无意义的子弹就在空荡荡的山谷之间穿梭,只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才会打中人」。搞笑的是,这极其罕见的情况还真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被法西斯狙击手击穿喉咙,提前下了前线,好在大难不死。
前线期间,他看到了战争的残忍,但也见识到了各种党派的斗争,显得他们这些在前线出生入死的人像个小丑。他以志愿军身份参战,没想到参与的却是这样的战争。
他是个社会主义者,是他所理解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这场战争中,他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这段经历想必给了他无数的灵感,也奠定了他后续的政治立场——反对极权主义。
117/N #段子
火车上,推销员高声推销手中的护眼贴:各位兄弟姐妹,我又给大家带来这款备受好评的护眼贴了,这款护眼贴别地儿买不到,得到医院开方才给你拿,现在我们申请下来了,全国就三个地方能拿到,北京局、南宁局、新疆局。
平时大家看手机多了,眼睛有没有干涩、流泪、乏力?我们这款护眼贴,由多种名贵药材混合而成,还有决明子、车前子等帮助您养肝明目,去除疲劳……
我心想,是不是把所有能去疲劳、降火、明目的药材放在一起,就能做成了?药材们也知趣儿,不会互相打架,乖乖地按照吩咐各自去行使自己的能力。要是这样,世界上就没有疾病了。
我笑了笑,低头继续看我的书。推销员也看到了我,走到我的身边,说道:旅客您好,来两片试试呗,您看你都戴眼镜了。我回他:你知道我为什么带眼镜吗?因为读得太多了,哈哈。他继续:那就更应该买几盒回去了啊,您要是早点遇到我,没准就不用带眼镜了。我摆了摆手,说:那我宁愿继续戴我这破眼镜了。
好久没更新了,根据自身经历造了个段子,娱乐娱乐。
火车上,推销员高声推销手中的护眼贴:各位兄弟姐妹,我又给大家带来这款备受好评的护眼贴了,这款护眼贴别地儿买不到,得到医院开方才给你拿,现在我们申请下来了,全国就三个地方能拿到,北京局、南宁局、新疆局。
平时大家看手机多了,眼睛有没有干涩、流泪、乏力?我们这款护眼贴,由多种名贵药材混合而成,还有决明子、车前子等帮助您养肝明目,去除疲劳……
我心想,是不是把所有能去疲劳、降火、明目的药材放在一起,就能做成了?药材们也知趣儿,不会互相打架,乖乖地按照吩咐各自去行使自己的能力。要是这样,世界上就没有疾病了。
我笑了笑,低头继续看我的书。推销员也看到了我,走到我的身边,说道:旅客您好,来两片试试呗,您看你都戴眼镜了。我回他:你知道我为什么带眼镜吗?因为读得太多了,哈哈。他继续:那就更应该买几盒回去了啊,您要是早点遇到我,没准就不用带眼镜了。我摆了摆手,说:那我宁愿继续戴我这破眼镜了。
好久没更新了,根据自身经历造了个段子,娱乐娱乐。
116/N #奥威尔 #极权主义 #寓言
以防有读者没读过不好理解,简单介绍下这本《动物农场》,这是讲述一个动物反抗6人类成为农场主人的故事,启蒙运动以及斗争活动的领袖都是猪。动物们成为主人后,过上了短暂的和平时光,它们自给自足,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想象。
最开始,猪头头们将动物主义精简为《七诫》,这是一部不可变更的法典,动物以后的生活必须以这部法典为准绳。
> 1. 凡用两条腿行走的都是敌人。
> 2. 凡用四条腿行走或长翅膀的,都是朋友。
> 3. 凡动物都不可穿衣服。
> 4. 凡动物都不可睡床铺。
> 5. 凡动物都不可饮酒。
> 6. 凡动物都不可杀任何别的动物。
> 7. 凡动物一律平等。
然而,作为领袖的两个猪统领发生争斗,其中一个名叫拿破仑的猪驱逐了另一个名叫雪球的猪,自此,拿破仑开始了它的独裁统治。
现实不再符合《七诫》,那就修改《七诫》,于是,猪们可以住进农场主的住宅,可以饮酒,可以杀害其他动物,可以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可以和两条腿走路的人类合作,甚至成为两条腿走路的猪……革命胜利后定下的《七诫》被一一抹去,最后只剩下矛盾的一条,以证明《七诫》存在过。
> 凡动物一律平等
> 但是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加平等
农场内的动物不再平等,而是出现了特权阶级,洗脑活动开始,言论自由被限制,甚至开始了内部清洗,拿破仑成为了永远正确的伟大领袖。
以防有读者没读过不好理解,简单介绍下这本《动物农场》,这是讲述一个动物反抗6人类成为农场主人的故事,启蒙运动以及斗争活动的领袖都是猪。动物们成为主人后,过上了短暂的和平时光,它们自给自足,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想象。
最开始,猪头头们将动物主义精简为《七诫》,这是一部不可变更的法典,动物以后的生活必须以这部法典为准绳。
> 1. 凡用两条腿行走的都是敌人。
> 2. 凡用四条腿行走或长翅膀的,都是朋友。
> 3. 凡动物都不可穿衣服。
> 4. 凡动物都不可睡床铺。
> 5. 凡动物都不可饮酒。
> 6. 凡动物都不可杀任何别的动物。
> 7. 凡动物一律平等。
然而,作为领袖的两个猪统领发生争斗,其中一个名叫拿破仑的猪驱逐了另一个名叫雪球的猪,自此,拿破仑开始了它的独裁统治。
现实不再符合《七诫》,那就修改《七诫》,于是,猪们可以住进农场主的住宅,可以饮酒,可以杀害其他动物,可以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可以和两条腿走路的人类合作,甚至成为两条腿走路的猪……革命胜利后定下的《七诫》被一一抹去,最后只剩下矛盾的一条,以证明《七诫》存在过。
> 凡动物一律平等
> 但是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加平等
农场内的动物不再平等,而是出现了特权阶级,洗脑活动开始,言论自由被限制,甚至开始了内部清洗,拿破仑成为了永远正确的伟大领袖。
115/N #奥威尔 #极权主义 #寓言
一个多小时读罢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想起那句有名的评论: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警醒你们,不是让你们拿来当作手册实操的!
我太同意这句话了。
相比《一九八四》,这本书没有太过隐晦,也没有太多金句,读起来很直接,以至于读得后脊发凉——读过我党历史的人肯定能找到许多相似点。
斗争失败的雪球,就像老蒋,被无限抹黑,时不时搬出来背个锅。吱嘎就像宣传喉舌,负责宣传洗脑,告诉动物们收成越来越好,即使现实是越来越差。那些高喊口号的绵羊,以及带头喊「喔喔喔」的小公鸡,就像盲目的小粉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拳击手,憨厚忠实,满嘴伟大领袖、努力工作,拼了命地干活想要早点建成风车,最后被它伟大的猪领袖卖了买酒喝……这过于典型,以至于可以举出好多例子,例如大跃进期间那些砸锅卖铁、挥着热汗煮废铁的普通民众。
这本书能说的太多了,但又不能说太多。
一个多小时读罢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想起那句有名的评论: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警醒你们,不是让你们拿来当作手册实操的!
我太同意这句话了。
相比《一九八四》,这本书没有太过隐晦,也没有太多金句,读起来很直接,以至于读得后脊发凉——读过我党历史的人肯定能找到许多相似点。
斗争失败的雪球,就像老蒋,被无限抹黑,时不时搬出来背个锅。吱嘎就像宣传喉舌,负责宣传洗脑,告诉动物们收成越来越好,即使现实是越来越差。那些高喊口号的绵羊,以及带头喊「喔喔喔」的小公鸡,就像盲目的小粉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拳击手,憨厚忠实,满嘴伟大领袖、努力工作,拼了命地干活想要早点建成风车,最后被它伟大的猪领袖卖了买酒喝……这过于典型,以至于可以举出好多例子,例如大跃进期间那些砸锅卖铁、挥着热汗煮废铁的普通民众。
这本书能说的太多了,但又不能说太多。
# 读记|二〇二三・九:产品设计、骗术、叔本华等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在九月份读过的一些有趣的书籍和博客。作者推荐了一个质量很高的博客,主要涉及设计和产品方面的内容。他还介绍了一本关于骗术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增强防骗意识。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交互设计和生活细节的书籍,以及一本关于明代社会的故事汇编。最后,作者还分享了一本关于叔本华的美学随笔,认为他是一个独立思考且见解独到的哲学家。...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09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在九月份读过的一些有趣的书籍和博客。作者推荐了一个质量很高的博客,主要涉及设计和产品方面的内容。他还介绍了一本关于骗术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增强防骗意识。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交互设计和生活细节的书籍,以及一本关于明代社会的故事汇编。最后,作者还分享了一本关于叔本华的美学随笔,认为他是一个独立思考且见解独到的哲学家。...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09
114/N #骗术
《骗经》这本书,不同的人去读,就会得到不同的收获。普通人去读,可以了解一些防骗的技巧;骗子去读,可以学到它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骗术;喜欢社科历史的人去读,可以作为研究古人的一些资料……
我读完之后,觉得要防住大部分的骗子还是挺容易的,简单来讲就是:不贪小便宜,外出不露富,低调保平安。
说是这样说,但做起来很难。例如贪便宜,人之常情,这里的便宜,不单单指钱财,还有情欲、名誉等。里面就挺多利用美色进行行骗的,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普通人要想不掉入坑,还是得把「天上不会掉馅饼」牢记于心,时时惦记。
外出时高调炫富,最容易吸引骗子。尤其是人生地不熟的,骗子宰的就是你。我至今记得《家有儿女》里的一个片段,刘星的姥姥过来,用黑色大塑料袋装人民币、人参,上车就睡大觉,谁能想到垃圾袋里是宝贝?这简直就是大智慧。
《骗经》这本书,不同的人去读,就会得到不同的收获。普通人去读,可以了解一些防骗的技巧;骗子去读,可以学到它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骗术;喜欢社科历史的人去读,可以作为研究古人的一些资料……
我读完之后,觉得要防住大部分的骗子还是挺容易的,简单来讲就是:不贪小便宜,外出不露富,低调保平安。
说是这样说,但做起来很难。例如贪便宜,人之常情,这里的便宜,不单单指钱财,还有情欲、名誉等。里面就挺多利用美色进行行骗的,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普通人要想不掉入坑,还是得把「天上不会掉馅饼」牢记于心,时时惦记。
外出时高调炫富,最容易吸引骗子。尤其是人生地不熟的,骗子宰的就是你。我至今记得《家有儿女》里的一个片段,刘星的姥姥过来,用黑色大塑料袋装人民币、人参,上车就睡大觉,谁能想到垃圾袋里是宝贝?这简直就是大智慧。
113/N #传记 #马斯克 #删减
开始读《埃隆·马斯克传》。很久没有读人物传记了,上一次读人物传记应该是讲梵高的《渴望生活》,一个热烈而奔放的生命。不过,欧文·斯通写这本传记时,梵高都已经躺地下几十年了,况且,这本书距今接近上百年了,写的东西没法佐证,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就当是个主角有意思的小说来读吧。
但马斯克这本书不一样,写的人还在,甚至还能间接感受到他的存在——用他做的产品,看他的新闻,读他的动态——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些年我读中译本,首先跳入脑海的一句话就是:这书没删改吧?以往读社科类型的,必定花费一番功夫检索,读传记类倒不会这么紧张,毕竟,传记能删改啥呢。然而这次不一样,马斯克这个人,商业上和中国合作密切,自然少不了对中国的评价,而这部分很大概率会涉及删减。
检索了下,果然有人说删减了,删减如下:If somebody wants to stay in their house, that's great," Musk said. "But to say that they cannot leave their house, and they will be arrested if they do, this is fascist. This is not democratic. This is not freedom. Give people back their goddamn freedom.(如果有人想留在他们的房子里,那就太好了,“马斯克说。“但要说他们不能离开家,如果他们离开家就会被捕,这是法西斯主义。这是不民主的。这不是自由。还给人们该死的自由)
我没校验真实度,也没空去校验,如果他真说了这几句话,对此我毫不意外,那简体中文版被删除掉,我也毫不意外。
有人说,删减这点,不影响原文,有什么好在意的。这就好比《奥本海默》出来时,也说删减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镜头,有啥好嚷嚷的。我在意的是那几句话、几个镜头吗?
开始读《埃隆·马斯克传》。很久没有读人物传记了,上一次读人物传记应该是讲梵高的《渴望生活》,一个热烈而奔放的生命。不过,欧文·斯通写这本传记时,梵高都已经躺地下几十年了,况且,这本书距今接近上百年了,写的东西没法佐证,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就当是个主角有意思的小说来读吧。
但马斯克这本书不一样,写的人还在,甚至还能间接感受到他的存在——用他做的产品,看他的新闻,读他的动态——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些年我读中译本,首先跳入脑海的一句话就是:这书没删改吧?以往读社科类型的,必定花费一番功夫检索,读传记类倒不会这么紧张,毕竟,传记能删改啥呢。然而这次不一样,马斯克这个人,商业上和中国合作密切,自然少不了对中国的评价,而这部分很大概率会涉及删减。
检索了下,果然有人说删减了,删减如下:If somebody wants to stay in their house, that's great," Musk said. "But to say that they cannot leave their house, and they will be arrested if they do, this is fascist. This is not democratic. This is not freedom. Give people back their goddamn freedom.(如果有人想留在他们的房子里,那就太好了,“马斯克说。“但要说他们不能离开家,如果他们离开家就会被捕,这是法西斯主义。这是不民主的。这不是自由。还给人们该死的自由)
我没校验真实度,也没空去校验,如果他真说了这几句话,对此我毫不意外,那简体中文版被删除掉,我也毫不意外。
有人说,删减这点,不影响原文,有什么好在意的。这就好比《奥本海默》出来时,也说删减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镜头,有啥好嚷嚷的。我在意的是那几句话、几个镜头吗?
112/N #见闻
前段时间在病房听到不少故事,其中就不乏农夫与蛇的类型。
比如老杨,以前开荒勤奋,耕地多,其中有块地正好在大路与邻人的地之间,以前,邻人每次去耕作都得绕很长的路,他于心不忍,借了一块地方让邻人方便通过。久而久之,邻人不提归还,甚至在几年前高速路征地时,邻人为了获得补偿,据为己有……
另一则也类似,老张多年前走出大山,老家的田地租借给一人,几年后老张回去,发现自己的地变小了,少了几分(一亩为十分)。各种询问才知道,所借之人并不爱护自己的地,隔壁地的人耕土时,一年占用一些,多年过去,竟占去了好几分。他纠集众人讨个说法,最终拿回了土地。说这个故事时,他告诫其他病人,凡是像他这样租借田地的,得留个心眼,最好在地界挖出几十厘米,填入水泥,再回填泥土,以后有纠纷,挖开土地即可辨别地界。
结合近期阅读的一本书——成书于明代的《骗经》,列举了许多哄骗劫盗的故事,不得不感叹,社会险恶,防不胜防。
回想此前频道的这个回答,觉得自己想得片面了。社会的确不靠仁义道德运行,在具体的规则(法律)之外,还存在许多中间地带,如果父母没有道出其中的运行规则,而仅仅传授仁义道德,显然是不称职的。许多父母的不称职,不一定是主动选择的,可能是被动的,一方面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被「仁义道德」的儒家思想影响,而忽略了社会运行的现实。
前段时间在病房听到不少故事,其中就不乏农夫与蛇的类型。
比如老杨,以前开荒勤奋,耕地多,其中有块地正好在大路与邻人的地之间,以前,邻人每次去耕作都得绕很长的路,他于心不忍,借了一块地方让邻人方便通过。久而久之,邻人不提归还,甚至在几年前高速路征地时,邻人为了获得补偿,据为己有……
另一则也类似,老张多年前走出大山,老家的田地租借给一人,几年后老张回去,发现自己的地变小了,少了几分(一亩为十分)。各种询问才知道,所借之人并不爱护自己的地,隔壁地的人耕土时,一年占用一些,多年过去,竟占去了好几分。他纠集众人讨个说法,最终拿回了土地。说这个故事时,他告诫其他病人,凡是像他这样租借田地的,得留个心眼,最好在地界挖出几十厘米,填入水泥,再回填泥土,以后有纠纷,挖开土地即可辨别地界。
结合近期阅读的一本书——成书于明代的《骗经》,列举了许多哄骗劫盗的故事,不得不感叹,社会险恶,防不胜防。
回想此前频道的这个回答,觉得自己想得片面了。社会的确不靠仁义道德运行,在具体的规则(法律)之外,还存在许多中间地带,如果父母没有道出其中的运行规则,而仅仅传授仁义道德,显然是不称职的。许多父母的不称职,不一定是主动选择的,可能是被动的,一方面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被「仁义道德」的儒家思想影响,而忽略了社会运行的现实。
111/N #骗术
最近在读一本趣书——《骗经》,又名《江湖奇闻——杜骗新书》,顾名思义,搜集江湖传闻的骗术汇集而成的书籍,成书于明代,可作为了解明代社会的一则资料。
书中所列骗术,脱剥骗、丢包骗、换银骗等几乎都可在现在找到原型,可见骗术之源远流长。
就目前所读篇目来看,被骗者之所以被骗,除了不够谨慎,还源自贪图小利,而这恰恰被骗子捕捉到。当然也有巧妙的骗术,防不胜防。例如脱剥骗之「假马脱缎」,骗子假借买马,要求与卖马者一同回家取钱,中途说要去布店买缎,让卖马者帮忙牵着马和拿伞。骗子进店后,借口要拿缎去给别人看,并以卖马者为人质,店长看到他们一同前来还帮拿着东西,自然不会怀疑,就允许骗子离开了。
说实在的,我也曾被骗过,手段与书中所列的某些故事如出一辙,手法略有不同,后续打算整理下,就当是反思了,也可以给后来者参考。
最近在读一本趣书——《骗经》,又名《江湖奇闻——杜骗新书》,顾名思义,搜集江湖传闻的骗术汇集而成的书籍,成书于明代,可作为了解明代社会的一则资料。
书中所列骗术,脱剥骗、丢包骗、换银骗等几乎都可在现在找到原型,可见骗术之源远流长。
就目前所读篇目来看,被骗者之所以被骗,除了不够谨慎,还源自贪图小利,而这恰恰被骗子捕捉到。当然也有巧妙的骗术,防不胜防。例如脱剥骗之「假马脱缎」,骗子假借买马,要求与卖马者一同回家取钱,中途说要去布店买缎,让卖马者帮忙牵着马和拿伞。骗子进店后,借口要拿缎去给别人看,并以卖马者为人质,店长看到他们一同前来还帮拿着东西,自然不会怀疑,就允许骗子离开了。
说实在的,我也曾被骗过,手段与书中所列的某些故事如出一辙,手法略有不同,后续打算整理下,就当是反思了,也可以给后来者参考。
110/N #阅读
今天病房格外安静,大概率和来了一位聋哑人老哥有关,他来照顾他的老父亲。本来打算上前打个招呼,但不会手语,也没有话题,就此作罢。
明天有个 ECT,要去另一栋楼做。负责带人检查的阿姨认识我,知道我之前去过,就说她不带去了,让我自个儿去,顺便带他们一起,我欣然答应,想着到时候再认识一下。
今天事情不多,处理完工作之后继续读那本《不被理解的毛泽东》,感觉自刘少奇篇后,文笔下降严重,变得又臭又长了,再翻一翻,没意思就弃读。
翻了下此前推友赠送的叔本华随笔,他的文字是很容易读进去的,精简而深刻,正如他所说的:是经过思考而写下的字。他擅长贴切的比喻,比如谈思考,他说道「羽笔之于思考就等于手杖之于走路。」最轻松的路不需要借助手杖,最美妙的思考也不需要借助羽笔。对于我这种前期折腾笔记工具甚于笔记的人来说,简直是当头棒喝。又比如谈讽刺,他比喻「讽刺作品只能用抽象的不确切的事物去指代,否则就像在活人身上实施解剖学一样,使身体、性命受到威胁。」我很佩服这种能力,想得透彻,且说得易懂。
吃完晚饭,借着今天一个读者的批评,整理了此前一篇草稿:谈阅读。
今天病房格外安静,大概率和来了一位聋哑人老哥有关,他来照顾他的老父亲。本来打算上前打个招呼,但不会手语,也没有话题,就此作罢。
明天有个 ECT,要去另一栋楼做。负责带人检查的阿姨认识我,知道我之前去过,就说她不带去了,让我自个儿去,顺便带他们一起,我欣然答应,想着到时候再认识一下。
今天事情不多,处理完工作之后继续读那本《不被理解的毛泽东》,感觉自刘少奇篇后,文笔下降严重,变得又臭又长了,再翻一翻,没意思就弃读。
翻了下此前推友赠送的叔本华随笔,他的文字是很容易读进去的,精简而深刻,正如他所说的:是经过思考而写下的字。他擅长贴切的比喻,比如谈思考,他说道「羽笔之于思考就等于手杖之于走路。」最轻松的路不需要借助手杖,最美妙的思考也不需要借助羽笔。对于我这种前期折腾笔记工具甚于笔记的人来说,简直是当头棒喝。又比如谈讽刺,他比喻「讽刺作品只能用抽象的不确切的事物去指代,否则就像在活人身上实施解剖学一样,使身体、性命受到威胁。」我很佩服这种能力,想得透彻,且说得易懂。
吃完晚饭,借着今天一个读者的批评,整理了此前一篇草稿:谈阅读。
109/N #阅读
一些关于阅读的零碎想法:
很多人没时间阅读,也没时间求知,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就已经拼尽全力,劳作占据了全部精力。他们精神贫瘠,生活也贫困。贫困既是因,也是果。
另外一些人不贫穷,但没有精神层面的快乐,仅停留在感官的快乐之中,这和牲畜没有什么两样。
故,我们需要阅读,除了求知之外,也为了富足自身的精神生活。
须知,阅读不是囫囵吞枣地灌入信息,不加思考的信息再多也无益,就像叔本华所比喻,过多的信息就如把重物持续压在弹簧,最终使得我们的精神弹簧失去弹性。
须知,阅读应重质而非量,去阅读真正的经典,那是不断涌现「活水」的源头。博尔赫斯五十多岁后只读经典,且反复阅读;歌德经常温习拉斐尔,以便常和最好的作品打交道。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参考的榜样。
一些关于阅读的零碎想法:
很多人没时间阅读,也没时间求知,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就已经拼尽全力,劳作占据了全部精力。他们精神贫瘠,生活也贫困。贫困既是因,也是果。
另外一些人不贫穷,但没有精神层面的快乐,仅停留在感官的快乐之中,这和牲畜没有什么两样。
故,我们需要阅读,除了求知之外,也为了富足自身的精神生活。
须知,阅读不是囫囵吞枣地灌入信息,不加思考的信息再多也无益,就像叔本华所比喻,过多的信息就如把重物持续压在弹簧,最终使得我们的精神弹簧失去弹性。
须知,阅读应重质而非量,去阅读真正的经典,那是不断涌现「活水」的源头。博尔赫斯五十多岁后只读经典,且反复阅读;歌德经常温习拉斐尔,以便常和最好的作品打交道。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参考的榜样。
# 读记|二〇二三・八:夏商周、虚构、近代史
文章分享了几本书:《翦商》一书,提供了丰富的考古细节,但后半部分推理过多。《逸周书》,记录了早周诸王治国原则,但成书时受儒家影响会有理想化倾向。小说《你的夏天还好吗》生动写实的描述普通人生活。最后,作者重读了《中国近代史》一书,这本书详实客观地记述历史,特别是教科书不太提及的敏感事件,对当年的作者影响很大。不过,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经过大幅删减,失去原著面貌,这点令人遗憾。...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08
文章分享了几本书:《翦商》一书,提供了丰富的考古细节,但后半部分推理过多。《逸周书》,记录了早周诸王治国原则,但成书时受儒家影响会有理想化倾向。小说《你的夏天还好吗》生动写实的描述普通人生活。最后,作者重读了《中国近代史》一书,这本书详实客观地记述历史,特别是教科书不太提及的敏感事件,对当年的作者影响很大。不过,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经过大幅删减,失去原著面貌,这点令人遗憾。...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08
108/N #历史 #祭祀
《翦商》是近期读到的一本好书。我对好的定义很简单,只要是让我有收获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观点,我都会列为好书。好书之上,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我觉得本书有两点很好,一点是作者叙述的方式很好,列出考古研究,说出自己的猜想,真假由读者辨别。另一点是前半部分的考古内容,颠覆了我对夏商周的许多印象,尤其是人祭现象。夏商使用人祭很普遍,人祭又分为三种:人奠基,指把人夯筑在地基内,其中不乏婴儿;人祭,指作为食物祭祀给神灵或祖先,其中的一个墓里挖出一个人头放在鼎中;人殉,指陪葬。
把人夯筑在地基里,这在现代是很难想象的,毕竟大晚上睡觉时,想到房子底下躺着几个人,谁能睡得安稳呢?不过转念一想,清朝的时候还流传着用人来打桩这种叫魂方式,似乎又不意外了。(见孔飞力《叫魂》)
而烹食人肉,更是无法理解。小时候看《封神榜》,周文王被迫吃下儿子伯邑考被剁碎之后做成的肉丸,对纣王的残忍,直到如今依然印象深刻。但从考古内容来看,那个时候烹食人肉似乎是较为普遍的事情?
《翦商》是近期读到的一本好书。我对好的定义很简单,只要是让我有收获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观点,我都会列为好书。好书之上,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我觉得本书有两点很好,一点是作者叙述的方式很好,列出考古研究,说出自己的猜想,真假由读者辨别。另一点是前半部分的考古内容,颠覆了我对夏商周的许多印象,尤其是人祭现象。夏商使用人祭很普遍,人祭又分为三种:人奠基,指把人夯筑在地基内,其中不乏婴儿;人祭,指作为食物祭祀给神灵或祖先,其中的一个墓里挖出一个人头放在鼎中;人殉,指陪葬。
把人夯筑在地基里,这在现代是很难想象的,毕竟大晚上睡觉时,想到房子底下躺着几个人,谁能睡得安稳呢?不过转念一想,清朝的时候还流传着用人来打桩这种叫魂方式,似乎又不意外了。(见孔飞力《叫魂》)
而烹食人肉,更是无法理解。小时候看《封神榜》,周文王被迫吃下儿子伯邑考被剁碎之后做成的肉丸,对纣王的残忍,直到如今依然印象深刻。但从考古内容来看,那个时候烹食人肉似乎是较为普遍的事情?
107/N #立场
上条推送其实是带着一点立场的,这就有点搞笑了,不过无所谓了,订阅频道的人,从往期推送中就能感受到频道主的部分立场。
这种话,我自然不会发在熟人社交中,道理很简单,发在熟人社交中,避免不了有人来「教导」你,指出你的错误,然后试图让你认可他。而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频道中的你我他,均是陌生人,感觉有趣就关注,感觉受到侵犯就远离,不用为难自己,网络关系就是这么简单,没有现实社交那么复杂。
后续还是多读书、少看新闻吧,尽量不发这种争议性的内容。但是,有些观点还是忍不住发出来,不发出来就不爽。我爽了,自然会有人不爽,如果有读者不爽可以理性讨论,不想讨论又无法接受的建议取关。毕竟,我得先保证自己爽了不是。
上条推送其实是带着一点立场的,这就有点搞笑了,不过无所谓了,订阅频道的人,从往期推送中就能感受到频道主的部分立场。
这种话,我自然不会发在熟人社交中,道理很简单,发在熟人社交中,避免不了有人来「教导」你,指出你的错误,然后试图让你认可他。而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频道中的你我他,均是陌生人,感觉有趣就关注,感觉受到侵犯就远离,不用为难自己,网络关系就是这么简单,没有现实社交那么复杂。
后续还是多读书、少看新闻吧,尽量不发这种争议性的内容。但是,有些观点还是忍不住发出来,不发出来就不爽。我爽了,自然会有人不爽,如果有读者不爽可以理性讨论,不想讨论又无法接受的建议取关。毕竟,我得先保证自己爽了不是。
106/N #原则 #政治
很早之前,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尽量不在公共场合谈论政治,不谈自己的立场,不与他人争论政治问题。
因为我深知,政治的背后是立场,立场的形成源于教育,而我国几无教育而全是意识形态,以至于培养了许多这方面的「懂王」(巨婴)。在懂王的世界里,立场先行,没有理性,没有逻辑,陷进去就如陷进沼泽,无法脱身。
我的选择是,眼不见心不烦,不发表、不争论、不说服。经过这几年一系列的魔幻现实事件,一些所谓的「朋友」时不时跳出来发表自己的高论,统统都被我送进黑名单躺着。因此,再出现类似的事件时,朋友圈再没有嘈杂的声音。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把自己圈起来,陷入信息茧房吗?首先,这不是信息,这是立场。其次,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而不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最后,不要试图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思想。
在一个政治无处不在,但又无处可说的诡异环境里,学会保护自己。
很早之前,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尽量不在公共场合谈论政治,不谈自己的立场,不与他人争论政治问题。
因为我深知,政治的背后是立场,立场的形成源于教育,而我国几无教育而全是意识形态,以至于培养了许多这方面的「懂王」(巨婴)。在懂王的世界里,立场先行,没有理性,没有逻辑,陷进去就如陷进沼泽,无法脱身。
我的选择是,眼不见心不烦,不发表、不争论、不说服。经过这几年一系列的魔幻现实事件,一些所谓的「朋友」时不时跳出来发表自己的高论,统统都被我送进黑名单躺着。因此,再出现类似的事件时,朋友圈再没有嘈杂的声音。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把自己圈起来,陷入信息茧房吗?首先,这不是信息,这是立场。其次,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而不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最后,不要试图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思想。
在一个政治无处不在,但又无处可说的诡异环境里,学会保护自己。
105/N #历史
读完《逸周书》。全书共七十篇,其中有十一篇有目无文,涵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及景王时期关于治国、用兵、修身等方面内容。虽然年代久远,但文章多使用诗歌韵体,朗朗上口,理解难度不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成书的年份正是儒家盛行之时,它所体现的精神,便是孔子所推崇的周礼。因此,对于一些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例如书中「殷祝解第六十六」篇章记录,百姓放弃财物投靠商汤,夏桀竟然说出「百姓都投靠你了,我把王位给你吧」这种话。可见这部分的描述非常理想化,就像是尧、舜禅让的传说一样不可信。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竹书纪年》的说法,舜、禹都使用了武力夺取帝位。就如曹丕夺位后,感叹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但是,这种符合人性,不符合周礼的历史,显然是无法进入儒家之下的经典的,就连《史记》也无法免俗。
读完《逸周书》。全书共七十篇,其中有十一篇有目无文,涵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及景王时期关于治国、用兵、修身等方面内容。虽然年代久远,但文章多使用诗歌韵体,朗朗上口,理解难度不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成书的年份正是儒家盛行之时,它所体现的精神,便是孔子所推崇的周礼。因此,对于一些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例如书中「殷祝解第六十六」篇章记录,百姓放弃财物投靠商汤,夏桀竟然说出「百姓都投靠你了,我把王位给你吧」这种话。可见这部分的描述非常理想化,就像是尧、舜禅让的传说一样不可信。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竹书纪年》的说法,舜、禹都使用了武力夺取帝位。就如曹丕夺位后,感叹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但是,这种符合人性,不符合周礼的历史,显然是无法进入儒家之下的经典的,就连《史记》也无法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