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134/N #女性主义 #性侵 #家暴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两个女孩,两种悲剧,性侵与家庭暴力,哪个不是社会性的谋杀?
林奕含的文字,是细腻而残忍的,残忍到把细节再次回忆,然后赤裸裸地写出来:把她的制服裙推到腰际,蝴蝶赶到脚踝,告诉她有他在后面推着,她的身体就可以赶上灵魂。
温良恭俭让,原本代表的是个人之美德,到了李国华这里,却变成了禽兽泄欲之语:温暖的是体液,良莠的是体力,恭喜的是初血,俭省的是保险套,让步的是人生。
所谓的「初恋乐园」,多么搞笑,就好像是《进击的巨人》中被放逐到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放逐之地也被称作是乐园,只不过放逐之人要承受失去意识变成巨人的痛苦,然后面临同族的砍杀,或者吃掉同族的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来自补习教师李国华恐怖的大手、窒息地插入,以及来自亲朋好友的鄙视。她的自尊是他人的工具,性的禁锢是社会给强暴者的保护伞,两者在手,屡试不爽。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两个女孩,两种悲剧,性侵与家庭暴力,哪个不是社会性的谋杀?
林奕含的文字,是细腻而残忍的,残忍到把细节再次回忆,然后赤裸裸地写出来:把她的制服裙推到腰际,蝴蝶赶到脚踝,告诉她有他在后面推着,她的身体就可以赶上灵魂。
温良恭俭让,原本代表的是个人之美德,到了李国华这里,却变成了禽兽泄欲之语:温暖的是体液,良莠的是体力,恭喜的是初血,俭省的是保险套,让步的是人生。
所谓的「初恋乐园」,多么搞笑,就好像是《进击的巨人》中被放逐到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放逐之地也被称作是乐园,只不过放逐之人要承受失去意识变成巨人的痛苦,然后面临同族的砍杀,或者吃掉同族的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来自补习教师李国华恐怖的大手、窒息地插入,以及来自亲朋好友的鄙视。她的自尊是他人的工具,性的禁锢是社会给强暴者的保护伞,两者在手,屡试不爽。
133/N #自尊心 #独立意识 #自由
在一些老板眼中,拥有太多的自尊心,无法做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尤其是基层的工作,例如送快递、送外卖。因为在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中,自尊心是经常被侵犯的,此时过强的自尊心会阻碍工作的进展。老板要的是一个不会抱怨、业务熟悉的老实人,因此,学历低的人比学历高的人好用,粗人比心思缜密的人好用。
类似的,士兵不需要太强的能力,也不需要太强的自我意识,服从命令是第一要义,否则指挥官便不好指挥。以前看神雕侠侣,蒙古大兵攻襄阳,我就在想,那么多江湖高手,为啥不传授一些武功给士兵,这样士兵不就能以一当百了吗?但实际上,如果士兵个个都学了功夫,可能反而会让局面大乱。
然而,自尊心是对自我原则、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评估和维护,它与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自信息息相关。独立意识是个人在思想、行为和决策上的独立认识,它决定了个人不受外界或他人的过度影响和控制。当一个人丢失了自尊心与独立意识,那他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在一些老板眼中,拥有太多的自尊心,无法做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尤其是基层的工作,例如送快递、送外卖。因为在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中,自尊心是经常被侵犯的,此时过强的自尊心会阻碍工作的进展。老板要的是一个不会抱怨、业务熟悉的老实人,因此,学历低的人比学历高的人好用,粗人比心思缜密的人好用。
类似的,士兵不需要太强的能力,也不需要太强的自我意识,服从命令是第一要义,否则指挥官便不好指挥。以前看神雕侠侣,蒙古大兵攻襄阳,我就在想,那么多江湖高手,为啥不传授一些武功给士兵,这样士兵不就能以一当百了吗?但实际上,如果士兵个个都学了功夫,可能反而会让局面大乱。
然而,自尊心是对自我原则、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评估和维护,它与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自信息息相关。独立意识是个人在思想、行为和决策上的独立认识,它决定了个人不受外界或他人的过度影响和控制。当一个人丢失了自尊心与独立意识,那他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131/N #创新
罗大佑在采访中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网络最大的罪恶就是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迅速给你答案,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那种「找不到答案」的感觉,而他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要自己去找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罗大佑坚信好音乐一定是挣扎出来的。
20 世纪诞生了布鲁斯、摇滚乐、爵士乐、迪斯科、民谣、朋克、疯克、嘻哈、电子舞曲等几十种全新的音乐类型,进入 21 世纪,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新的音乐类型出现,互联网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便捷的互联网让所有人轻而易举地听到全世界的音乐,大家都在听同样的歌曲,迅速消除了文化差异,创新就没了动力。(此处想起了 Apple Music 中国大陆年度榜单,周杰伦多年霸榜)
罗大佑在采访中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网络最大的罪恶就是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迅速给你答案,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那种「找不到答案」的感觉,而他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要自己去找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罗大佑坚信好音乐一定是挣扎出来的。
20 世纪诞生了布鲁斯、摇滚乐、爵士乐、迪斯科、民谣、朋克、疯克、嘻哈、电子舞曲等几十种全新的音乐类型,进入 21 世纪,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新的音乐类型出现,互联网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便捷的互联网让所有人轻而易举地听到全世界的音乐,大家都在听同样的歌曲,迅速消除了文化差异,创新就没了动力。(此处想起了 Apple Music 中国大陆年度榜单,周杰伦多年霸榜)
130/N #科普 #反思
《人类的终极问题》这本书主要主要探究: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能活多久?(看着有点像唐僧的自我介绍呢?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基于此,作者把重点放在了三个方面:人类起源、人为什么会变老,人类的创造力。
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看清未来
只有了解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
只有了解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何故如此
如果认识到几万年前人类都是一家人,许多争论和冲突都可以避免。
如果认识到人终有一死,且最长不过百余年,健康时间更是区区数十年,内心就会平静许多,追求就会清晰许多。
如果认识到多样性把我们带到这里,信息共享让我们更进一步,或许自负和孤岛就会少一些。
《人类的终极问题》这本书主要主要探究: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能活多久?(看着有点像唐僧的自我介绍呢?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基于此,作者把重点放在了三个方面:人类起源、人为什么会变老,人类的创造力。
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看清未来
只有了解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
只有了解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何故如此
如果认识到几万年前人类都是一家人,许多争论和冲突都可以避免。
如果认识到人终有一死,且最长不过百余年,健康时间更是区区数十年,内心就会平静许多,追求就会清晰许多。
如果认识到多样性把我们带到这里,信息共享让我们更进一步,或许自负和孤岛就会少一些。
# 读记|二〇二三・十二:卡尔维诺、朱令、马斯克等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作者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读的几本书,作者对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的作品没有太大兴趣,但对《农民自杀研究》和《朱令的四十五年》却很喜欢。作者还读了《埃隆·马斯克传》,对马斯克的印象符合预期。文章还讨论了人们对自杀概念的理解以及自杀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创造》、《灵魂与心》和《小径分岔的花园》这几本书的内容。...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12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作者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读的几本书,作者对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的作品没有太大兴趣,但对《农民自杀研究》和《朱令的四十五年》却很喜欢。作者还读了《埃隆·马斯克传》,对马斯克的印象符合预期。文章还讨论了人们对自杀概念的理解以及自杀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创造》、《灵魂与心》和《小径分岔的花园》这几本书的内容。...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12
129/N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革命》这本书,译名真是垃圾,国内的译者就喜欢套一些不着调的宏观大词,曲解了主旨,同时拉低整本书的格调。 就说这个「革命」吧,这本书英文书名是:Genius Makers: The Mavericks Who Brought AI to Google, Facebook, and the World,哪句话和革命有关,革了那个行业的命?你直译成「天才制造者:将 AI 带入 Google、Facebook 和世界的特立独行侠」都好过这个俗不可耐的「深度学习革命」。
吐槽完了,这本书写得还是很精彩的。作者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开篇从一场神秘的拍卖开始,然后围绕着杰夫·辛顿以及他相关的人展开,将这些年热门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相应的大牛串起来,读起来很过瘾。
百度很早期就参与了这场竞争,得益于两个人:余凯、陆奇。在当时各大公司还不怎么信任深度学习时,余凯说服李彦宏参与竞拍杰夫·辛顿的团队,甚至持续竞拍到了最高价,但辛顿最后还是选择了 Google,或者说他心中早就有了选择,最终以 4400 万美金结束了竞拍。虽然百度没有如愿将这位未来的图灵奖得主收入麾下,但这次竞拍成功让李彦宏感受到了深度学习的价值。
然后是陆奇,进一步推动了百度的深度学习项目以及自动驾驶研究——这是他在微软无法实现的抱负,他期望的是,通过自动驾驶,推动研究人员去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从而保证不被甩在后面。
但,即使是如此早期就加入其中,百度依然没有做出很惊艳的产品,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深度学习革命》这本书,译名真是垃圾,国内的译者就喜欢套一些不着调的宏观大词,曲解了主旨,同时拉低整本书的格调。 就说这个「革命」吧,这本书英文书名是:Genius Makers: The Mavericks Who Brought AI to Google, Facebook, and the World,哪句话和革命有关,革了那个行业的命?你直译成「天才制造者:将 AI 带入 Google、Facebook 和世界的特立独行侠」都好过这个俗不可耐的「深度学习革命」。
吐槽完了,这本书写得还是很精彩的。作者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开篇从一场神秘的拍卖开始,然后围绕着杰夫·辛顿以及他相关的人展开,将这些年热门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相应的大牛串起来,读起来很过瘾。
百度很早期就参与了这场竞争,得益于两个人:余凯、陆奇。在当时各大公司还不怎么信任深度学习时,余凯说服李彦宏参与竞拍杰夫·辛顿的团队,甚至持续竞拍到了最高价,但辛顿最后还是选择了 Google,或者说他心中早就有了选择,最终以 4400 万美金结束了竞拍。虽然百度没有如愿将这位未来的图灵奖得主收入麾下,但这次竞拍成功让李彦宏感受到了深度学习的价值。
然后是陆奇,进一步推动了百度的深度学习项目以及自动驾驶研究——这是他在微软无法实现的抱负,他期望的是,通过自动驾驶,推动研究人员去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从而保证不被甩在后面。
但,即使是如此早期就加入其中,百度依然没有做出很惊艳的产品,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据传,朱令走了。
128/N #祭祀 #宗族
关于所谓的团结型社会中的宗族概念,从我自身经历出发,补充一些内容便于理解。
最能体现的便是祭祀。清明的祭祀夸张到可以上热搜,网友们津津乐道那些不要命的祭祀行为,恰恰体现了南方人所看重的宗族、祖先文化。说个不恰当的比喻,祖先大概等同于西方的耶稣。当然,这只是普遍文化氛围,并非人人如此。
清明祭祖时,常常可以看到能追溯数百年的祖坟,例如明代迁至某某地,然后是密密麻麻的人名。说个具体的例子,我们那有个 X 姓祖坟,已经数百年了,葬在山腰,面朝江河,妥妥的风水宝地。氏族的人每年都会定期祭祀,吉时将到,全国各地的人会尽可能赶回来——钱可以不赚,祖不能不拜。届时道路拥堵,水泄不通,车队数千米不见尾,每次都惊动警察、交警来维持交通治安。
每每如此,都会遭到我这类人的痛骂,因为实在影响到我们开车进山钓鱼。
关于所谓的团结型社会中的宗族概念,从我自身经历出发,补充一些内容便于理解。
最能体现的便是祭祀。清明的祭祀夸张到可以上热搜,网友们津津乐道那些不要命的祭祀行为,恰恰体现了南方人所看重的宗族、祖先文化。说个不恰当的比喻,祖先大概等同于西方的耶稣。当然,这只是普遍文化氛围,并非人人如此。
清明祭祖时,常常可以看到能追溯数百年的祖坟,例如明代迁至某某地,然后是密密麻麻的人名。说个具体的例子,我们那有个 X 姓祖坟,已经数百年了,葬在山腰,面朝江河,妥妥的风水宝地。氏族的人每年都会定期祭祀,吉时将到,全国各地的人会尽可能赶回来——钱可以不赚,祖不能不拜。届时道路拥堵,水泄不通,车队数千米不见尾,每次都惊动警察、交警来维持交通治安。
每每如此,都会遭到我这类人的痛骂,因为实在影响到我们开车进山钓鱼。
127/N #社会学 #自杀
读到分散型社会章节(注:分散型社会意为以家庭为核心,三代以内,宗族观念较弱的社会),感到非常痛心,这种感觉就像冬天看到蜷缩在角落的单薄老人,翻垃圾桶找吃的老人,被儿子打骂扫地出门的老人……说怜悯也好,慈悲也罢,我是见不得这类事情。
分散型社会中,老年人自杀比例很高,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节节攀升,近十年来达到恐怖的 1000+/10 万。这是什么概念呢,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凡超过 20/10 万的自杀率,便属于高自杀率国家。虽然老年人基数低,但如此夸张的自杀率还是让人震惊。
其中,老年人典型自杀原因主要是生存威胁,例如病痛老人、失能老人无力承担自身养老所需,求助于子女一代又遭受拒绝,于是绝望下选择自杀,这是他们唯二的选择,且是较为体面的选择——另一种则是饿死或者被凄凉地抛弃。
关于生存威胁,物质缺失不是主要的,恰恰相反,分散型社会相比其他社会类型普遍较为富裕。物质之外,是亲情的冷漠,而造成冷漠的原因,恰恰是分散型社会的特点——与之相反的团结型社会,老年人自杀则没有那么普遍,但团结型社会的青少年女性自杀却很普遍——不同社会类型促成不同的自杀现象,这是本书重点研究的主题之一,也是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我指的是现象有意思,而非自杀这件事。)
读到分散型社会章节(注:分散型社会意为以家庭为核心,三代以内,宗族观念较弱的社会),感到非常痛心,这种感觉就像冬天看到蜷缩在角落的单薄老人,翻垃圾桶找吃的老人,被儿子打骂扫地出门的老人……说怜悯也好,慈悲也罢,我是见不得这类事情。
分散型社会中,老年人自杀比例很高,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节节攀升,近十年来达到恐怖的 1000+/10 万。这是什么概念呢,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凡超过 20/10 万的自杀率,便属于高自杀率国家。虽然老年人基数低,但如此夸张的自杀率还是让人震惊。
其中,老年人典型自杀原因主要是生存威胁,例如病痛老人、失能老人无力承担自身养老所需,求助于子女一代又遭受拒绝,于是绝望下选择自杀,这是他们唯二的选择,且是较为体面的选择——另一种则是饿死或者被凄凉地抛弃。
关于生存威胁,物质缺失不是主要的,恰恰相反,分散型社会相比其他社会类型普遍较为富裕。物质之外,是亲情的冷漠,而造成冷漠的原因,恰恰是分散型社会的特点——与之相反的团结型社会,老年人自杀则没有那么普遍,但团结型社会的青少年女性自杀却很普遍——不同社会类型促成不同的自杀现象,这是本书重点研究的主题之一,也是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我指的是现象有意思,而非自杀这件事。)
125/N #艾滋病 #魔幻现实
很惭愧,高耀洁这个名字,在她去世之后我才知道。不过,转念一想,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地方。
说起河南「血祸」,我第一次听说是在去年,当时读的是阎连科的《丁庄梦》,这部亦真亦幻的荒诞现实小说,就是以河南艾滋病村的背景写的。
艾滋病为什么会泛滥,因为采血卖血,为什么要采血卖血,因为血库空虚,政府给下级机构派发指标,有指标就会有压迫,就会有利益,就会有造假。商人趋利,采血流程不规范,甚至为了尽快采血而往农民血管里注射血细胞,加快了艾滋病的流传。为何受难的多是农民,因为穷,「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多少无知的农民为了那点钱,赔上全家性命……
阎连科在后记里写道,自己写完这本书后,急需找人聊天,但是却没人可以倾听。于是他吃一碗泡面,然后倒头便睡,一觉到了第二天天亮。可能这是他长久浸入这荒诞的故事里,突然走到了尽头,精疲力尽了吧。
高耀洁先生是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她知道她对抗的是什么,也清楚后果是什么,但她依旧十年如一日地伸手去拉那些跌落深渊的人,能救一个是一个。她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
高先生千古。
很惭愧,高耀洁这个名字,在她去世之后我才知道。不过,转念一想,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地方。
说起河南「血祸」,我第一次听说是在去年,当时读的是阎连科的《丁庄梦》,这部亦真亦幻的荒诞现实小说,就是以河南艾滋病村的背景写的。
艾滋病为什么会泛滥,因为采血卖血,为什么要采血卖血,因为血库空虚,政府给下级机构派发指标,有指标就会有压迫,就会有利益,就会有造假。商人趋利,采血流程不规范,甚至为了尽快采血而往农民血管里注射血细胞,加快了艾滋病的流传。为何受难的多是农民,因为穷,「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多少无知的农民为了那点钱,赔上全家性命……
阎连科在后记里写道,自己写完这本书后,急需找人聊天,但是却没人可以倾听。于是他吃一碗泡面,然后倒头便睡,一觉到了第二天天亮。可能这是他长久浸入这荒诞的故事里,突然走到了尽头,精疲力尽了吧。
高耀洁先生是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她知道她对抗的是什么,也清楚后果是什么,但她依旧十年如一日地伸手去拉那些跌落深渊的人,能救一个是一个。她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
高先生千古。
124/N #博尔赫斯
完全是奔着名声读的,很多年前读过,没读懂,最近又读了几遍,稍微懂了一些。严格来说,这不是小说,是博尔赫斯表达自身的想象,具体来说是对宇宙、时间等主题的想象。
表面上是一个间谍通过谋杀同名汉学家来传达情报,实际读进去之后,会发现许多诡异之处,例如余准要去艾伯特家,还没开口询问,小孩就事先知道并准确传达路线,地点正好是他小时候的花园,艾伯特正好是研究他祖父的汉学家……许多巧合甚至矛盾之处,恰恰是博尔赫斯想要探讨的内容——我们看到的故事是线性的,线性里又透露着诡异,而这些诡异之处,也许可以用多时空重合来解释。在不同时空下,所有事情都在同时发生,只不过选择不同而导致路径不同,也就是分岔了。小说呈现出来的故事,可能是多个选择下融合的结果。
万幸,这篇内容区区几十页,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会太累。慕名而来,知趣而去。
完全是奔着名声读的,很多年前读过,没读懂,最近又读了几遍,稍微懂了一些。严格来说,这不是小说,是博尔赫斯表达自身的想象,具体来说是对宇宙、时间等主题的想象。
表面上是一个间谍通过谋杀同名汉学家来传达情报,实际读进去之后,会发现许多诡异之处,例如余准要去艾伯特家,还没开口询问,小孩就事先知道并准确传达路线,地点正好是他小时候的花园,艾伯特正好是研究他祖父的汉学家……许多巧合甚至矛盾之处,恰恰是博尔赫斯想要探讨的内容——我们看到的故事是线性的,线性里又透露着诡异,而这些诡异之处,也许可以用多时空重合来解释。在不同时空下,所有事情都在同时发生,只不过选择不同而导致路径不同,也就是分岔了。小说呈现出来的故事,可能是多个选择下融合的结果。
万幸,这篇内容区区几十页,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会太累。慕名而来,知趣而去。
123/N #Kindle #卡尔维诺
前段时间买了一台 Kindle Oasis2,32G,估摸着能装下 30 万本书,我一辈子都读不了那么多书——假设它能坚挺那么久的话。其实,8G 大小的足以,但我对于这种电子产品,就喜欢一步到位,省得后面后悔。
到手后一口气读了几本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所谓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阅读体验最佳的是《树上的男爵》,期间总让我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不下树的男爵,就像不下船的 1900,他们有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不存在的骑士》处处是讽刺和批判,《分成两半的子爵》读得懵懵懂懂。
他的小说,我只能读结构上的巧妙,这种巧妙,被许多读者浪漫地形容是卡尔维诺那「构造复杂精致的大脑」的产物。我对此表示怀疑,毕竟,好吃的鸡蛋并不一定来自好看的母鸡。况且,这样的描述来自他的主刀医生。
只欣赏到结构之妙,无法深入体会其内涵,所以我觉得还不适合当下这个阶段的我,我也不打算深入理解他了,即使我对他仰慕已久——从认识王小波开始。
前段时间买了一台 Kindle Oasis2,32G,估摸着能装下 30 万本书,我一辈子都读不了那么多书——假设它能坚挺那么久的话。其实,8G 大小的足以,但我对于这种电子产品,就喜欢一步到位,省得后面后悔。
到手后一口气读了几本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所谓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阅读体验最佳的是《树上的男爵》,期间总让我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不下树的男爵,就像不下船的 1900,他们有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不存在的骑士》处处是讽刺和批判,《分成两半的子爵》读得懵懵懂懂。
他的小说,我只能读结构上的巧妙,这种巧妙,被许多读者浪漫地形容是卡尔维诺那「构造复杂精致的大脑」的产物。我对此表示怀疑,毕竟,好吃的鸡蛋并不一定来自好看的母鸡。况且,这样的描述来自他的主刀医生。
只欣赏到结构之妙,无法深入体会其内涵,所以我觉得还不适合当下这个阶段的我,我也不打算深入理解他了,即使我对他仰慕已久——从认识王小波开始。
122/N #非虚构 #投毒
一口气读完《朱令的四十五年》,被巨大的无力感包围。
朱令两次被投毒重金属铊,成人致死量 12mg/kg,而朱令经过全身换血 8 次后还能检测出超 1g 的剂量,让人不寒而栗。朱令卧床几十年至今,如果说投毒者罪该万死,而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则难逃其咎。
书中物化二班班长张利的一句话一针见血:朱令倒霉就倒霉在她一连碰到几个「名誉高于一切」的情况。这个所谓的「情况」很明显,一个是协和医院的高傲延误了诊断,一个是清华大学的避责误导了判断,然后就是来自未知的力量干扰了调查。
头发脱落、失明、切开气管……朱令太惨了,她能忍痛坚持至今,犹如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仿佛在向命运和不公抵抗,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然而,真相也许不会再公布了,一来年代久远证据缺乏,二来可能的凶手背景过于强悍,三来这是蒙羞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机构,都不会想要重提此事,他们所期望的也许是这件事尽快随着朱令以及两个老人的离去而隐入尘烟。
一口气读完《朱令的四十五年》,被巨大的无力感包围。
朱令两次被投毒重金属铊,成人致死量 12mg/kg,而朱令经过全身换血 8 次后还能检测出超 1g 的剂量,让人不寒而栗。朱令卧床几十年至今,如果说投毒者罪该万死,而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则难逃其咎。
书中物化二班班长张利的一句话一针见血:朱令倒霉就倒霉在她一连碰到几个「名誉高于一切」的情况。这个所谓的「情况」很明显,一个是协和医院的高傲延误了诊断,一个是清华大学的避责误导了判断,然后就是来自未知的力量干扰了调查。
头发脱落、失明、切开气管……朱令太惨了,她能忍痛坚持至今,犹如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仿佛在向命运和不公抵抗,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然而,真相也许不会再公布了,一来年代久远证据缺乏,二来可能的凶手背景过于强悍,三来这是蒙羞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机构,都不会想要重提此事,他们所期望的也许是这件事尽快随着朱令以及两个老人的离去而隐入尘烟。
# 读记|二〇二三・十一:经济思维、历代政治、推理小说等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据化决策》、《红色资本》、《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克莱因壶》...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11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据化决策》、《红色资本》、《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克莱因壶》...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