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 订阅每月书单:https://quail.ink/rambling
# 读记|二〇二四・四:汪曾祺、沈从文、李笑来等
多年父子成兄弟:初恋写情书老爸帮出主意,喝酒老爸帮倒酒,抽烟老爸帮点烟...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404
多年父子成兄弟:初恋写情书老爸帮出主意,喝酒老爸帮倒酒,抽烟老爸帮点烟...
👉 https://quail.ink/rambling/p/read-202404
151/N #湘西 #乡土文学
昨天换尿裤时,正当我把脏的纸尿裤卷走,准备换上新的纸尿裤时,不孝子在这两秒的间隙来了一通喷射……这下好了,床单脏了,另一张床单刚洗没干——没床睡了。我去睡了客房,Shero 则选择带着孩子去和妈妈睡。偷得浮生两晚闲,读了沈从文的《边城》。
关于《边城》的创作,据说当时巴金住他家,一个在客厅写,一个在院子写,半年过后,巴金写了一个长篇,沈从文写了个中篇,也就是《边城》。自然,这本小说是写得很好的,正如他传授给学生的写作原则「小说该贴着人物写」。里面的几个人物,说话都是扭扭捏捏的,像打哑谜,很是贴合小城的风格,就好比云雾里的山和水,朦朦又胧胧。结尾处理得极好的,故事的结局就留给故事,年轻人的事,就留给年轻人。
另,本书的题记写得极好,为什么呢?这本书创作于左翼文学盛行的背景之下,文学作品被赋予工具和阶级的属性,需要传递严肃的价值观念,用城市先进的文明思想,改造乡村封建落后的糟粕。题记开头就写到「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这本书要传达的,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种事情」。我写我的,你说你的,评论家一边凉快去。直接,不卑不亢,有骨气。
昨天换尿裤时,正当我把脏的纸尿裤卷走,准备换上新的纸尿裤时,不孝子在这两秒的间隙来了一通喷射……这下好了,床单脏了,另一张床单刚洗没干——没床睡了。我去睡了客房,Shero 则选择带着孩子去和妈妈睡。偷得浮生两晚闲,读了沈从文的《边城》。
关于《边城》的创作,据说当时巴金住他家,一个在客厅写,一个在院子写,半年过后,巴金写了一个长篇,沈从文写了个中篇,也就是《边城》。自然,这本小说是写得很好的,正如他传授给学生的写作原则「小说该贴着人物写」。里面的几个人物,说话都是扭扭捏捏的,像打哑谜,很是贴合小城的风格,就好比云雾里的山和水,朦朦又胧胧。结尾处理得极好的,故事的结局就留给故事,年轻人的事,就留给年轻人。
另,本书的题记写得极好,为什么呢?这本书创作于左翼文学盛行的背景之下,文学作品被赋予工具和阶级的属性,需要传递严肃的价值观念,用城市先进的文明思想,改造乡村封建落后的糟粕。题记开头就写到「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这本书要传达的,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种事情」。我写我的,你说你的,评论家一边凉快去。直接,不卑不亢,有骨气。
150/N #女性主义
《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读了有些时间,一直没读完,今天吃了晚饭后把剩余的部分匆匆过完了。全书说的事情就一个:性别数据缺口很大。大白话就是,占人类一半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很多东西都以男性的标准进行设计。书中各种数据和事实的罗列,的确刷新了不少认知。缩小性别数据缺口确实对每个人都会更好。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社会,性别偏见是无可置疑的。要改变这一现状显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太多,包含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方方面面。但有人在踏出这一步,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一些小的改变在发生,例如 Emoji 在描述一些行为时,同时给出了不同性别的表情。
不过,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数据堆砌生硬,分析反而浅显。一些数据的引用,显得作者是拿着锤子找钉子,比如引用一些博客用户吐槽的描述,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读了有些时间,一直没读完,今天吃了晚饭后把剩余的部分匆匆过完了。全书说的事情就一个:性别数据缺口很大。大白话就是,占人类一半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很多东西都以男性的标准进行设计。书中各种数据和事实的罗列,的确刷新了不少认知。缩小性别数据缺口确实对每个人都会更好。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社会,性别偏见是无可置疑的。要改变这一现状显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太多,包含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方方面面。但有人在踏出这一步,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一些小的改变在发生,例如 Emoji 在描述一些行为时,同时给出了不同性别的表情。
不过,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数据堆砌生硬,分析反而浅显。一些数据的引用,显得作者是拿着锤子找钉子,比如引用一些博客用户吐槽的描述,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148/N #西南联大 #回忆录
读《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的回忆录读起来总是让人心向往之。汪曾祺的文笔实在太好、太妙,当然,很大一个原因是西南联大的日子真的有意思,那里的教授和学生更有意思。例如,有个叫郑智绵的广东学生让人捧腹:
他的脾气有些怪:一是痛恨京剧,二是不跑警报。有爱唱京剧的同学带了胡琴到宿舍来,定了弦,拉了过门,一张嘴,他就骂人:「丢那妈!猫叫!」
日本飞机在新校舍扔了一枚炸弹,离开水炉不远,就在郑智绵身边。炸弹不大,不过炸弹带了尖锐哨音往下落,在土地上炸了一个坑,还是挺吓人的。然而郑智绵照样用汤匙搅他的冰糖莲子,神色不动。到他吃完了莲子,洗了漱口缸,才到弹坑旁边看了看,捡起一个弹片(弹片还烫手),骂了一声:「丢那妈!」
该生的精神状态简直领先当前青少年一百年。
读《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的回忆录读起来总是让人心向往之。汪曾祺的文笔实在太好、太妙,当然,很大一个原因是西南联大的日子真的有意思,那里的教授和学生更有意思。例如,有个叫郑智绵的广东学生让人捧腹:
他的脾气有些怪:一是痛恨京剧,二是不跑警报。有爱唱京剧的同学带了胡琴到宿舍来,定了弦,拉了过门,一张嘴,他就骂人:「丢那妈!猫叫!」
日本飞机在新校舍扔了一枚炸弹,离开水炉不远,就在郑智绵身边。炸弹不大,不过炸弹带了尖锐哨音往下落,在土地上炸了一个坑,还是挺吓人的。然而郑智绵照样用汤匙搅他的冰糖莲子,神色不动。到他吃完了莲子,洗了漱口缸,才到弹坑旁边看了看,捡起一个弹片(弹片还烫手),骂了一声:「丢那妈!」
该生的精神状态简直领先当前青少年一百年。
145/N #清明 #风水
在去祭拜爷爷之前,伯父凑近我,说:老头子可能真的不适合那里,你看,这几年,先是我,然后是你爸爸,现在是你叔叔(指的是身体出现问题,肺、肾、脑)。伯父的意思很明显,要迁坟。
爷爷的坟当年选了很久,是世俗眼光的风水宝地。地处高山之上,有山有水,脚下的水蜿蜒淌过,远处是绵延的山头,像奔腾的马儿。
地方好是好,但前期找地方、下葬都废了不少功夫。上山需要钻过无人行走的路,爬上一处又一处石头。坟墓的平台是从别处挑石头搭出来的,下葬的坑是用铁锹打出来的,掩盖的土是从另一头抬上来的。
要迁坟,一个堂哥不同意,因为妻子有身孕,这种时候不能轻易动工,更别说迁坟了。我的意见是都可以,一来可以迁近一些方便每年祭拜,二来我并不信他们说的这些风水问题。如果大家都同意,就没必要薄谁的情,兄弟间以和为贵。
说实话,他们这几年身体陆续出问题,在我看来很正常。最大的问题不是风水,而是年龄。和他们同年的同学,超过一半已经走了。加上几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不出问题我才觉得不正常……这些更关键的因素被他们忽略了,而将主要原因归于爷爷的风水。但愿他们听得进劝,而不是完全依赖迁坟带来的安全感。
在去祭拜爷爷之前,伯父凑近我,说:老头子可能真的不适合那里,你看,这几年,先是我,然后是你爸爸,现在是你叔叔(指的是身体出现问题,肺、肾、脑)。伯父的意思很明显,要迁坟。
爷爷的坟当年选了很久,是世俗眼光的风水宝地。地处高山之上,有山有水,脚下的水蜿蜒淌过,远处是绵延的山头,像奔腾的马儿。
地方好是好,但前期找地方、下葬都废了不少功夫。上山需要钻过无人行走的路,爬上一处又一处石头。坟墓的平台是从别处挑石头搭出来的,下葬的坑是用铁锹打出来的,掩盖的土是从另一头抬上来的。
要迁坟,一个堂哥不同意,因为妻子有身孕,这种时候不能轻易动工,更别说迁坟了。我的意见是都可以,一来可以迁近一些方便每年祭拜,二来我并不信他们说的这些风水问题。如果大家都同意,就没必要薄谁的情,兄弟间以和为贵。
说实话,他们这几年身体陆续出问题,在我看来很正常。最大的问题不是风水,而是年龄。和他们同年的同学,超过一半已经走了。加上几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不出问题我才觉得不正常……这些更关键的因素被他们忽略了,而将主要原因归于爷爷的风水。但愿他们听得进劝,而不是完全依赖迁坟带来的安全感。
144/N #清明 #往事
清明是沟通感情的契机,也是交换八卦的情报站。虽然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个别家庭的一些行为已经超出了小九九的范畴,在我看来甚至属于出格了,其中有个家庭很是典型,汇总一些这个家庭的「光辉事迹」。
事迹一:爷爷辈年代,这家的爷爷是会计之类的职务,且年纪较大,说话比较有分量,在分田分地的时候,他把好的地方都给了自家人,家族其他人都分了一些很差的地,例如我一个堂哥家,大部分田都被分在了河边,往后每年几乎都要遭受洪水淹没,不种又不行,生活所迫。堂哥亲口告诉我,洪水来的时候,自己的娘只能站在河边看着被淹没的秧苗抹泪,就这样抹了十几年。前几年政府工程,近河的田都被征收了,算是因祸得福,但十几年的心酸又有几个懂得呢。
事迹二:同样是开荒年代,他家人到处插树苗,然后就说是自己家的地。就算是人家事先种好的,也偷偷拔掉插上自己的。如今,岭上一半都是他家的地。当村落日益发展壮大,地方不够用了,这家人也寸土不让,为此还大闹过几次。
事迹三:我爷爷辈那些人,都是实打实的老实人,按别人的说法,属于那种淋菜都会顺便帮隔壁一起淋的人。他们这种随和甚至有点愚的性格,却助长了一些人的嚣张气焰。也正是因为这样,事迹一、二这类事情才会发生。我爷爷有块地隔着那家人的地和大路,爷爷为了不让那人绕远,在每年耕作季节特意让出一块地方给他方便,谁知年代一久,他竟然霸占了那块地方。多年以后,我父辈在收割稻谷时,想要暂时借用他家田开车进去,却被拒绝:不行,久了就习惯了。真的是深谙其道,一代传一代。
事迹四:有人养了一群小鸭子,撵到他家附近的一块田放养,谁知回来后小鸭子全部死了,大概率被放药毒死的。隔壁家养了一只肥鸡,有人看到他家媳妇慢慢靠近鸡,左右望望,迅速抓了鸡跑回家里了。
事迹五:众人清明,他家做头,需要牵头做饭,整个家族大约十五桌,竟然用陈年老米煮饭,煮出来的米饭白中带黄,味道还夹杂着霉味。
清明是沟通感情的契机,也是交换八卦的情报站。虽然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个别家庭的一些行为已经超出了小九九的范畴,在我看来甚至属于出格了,其中有个家庭很是典型,汇总一些这个家庭的「光辉事迹」。
事迹一:爷爷辈年代,这家的爷爷是会计之类的职务,且年纪较大,说话比较有分量,在分田分地的时候,他把好的地方都给了自家人,家族其他人都分了一些很差的地,例如我一个堂哥家,大部分田都被分在了河边,往后每年几乎都要遭受洪水淹没,不种又不行,生活所迫。堂哥亲口告诉我,洪水来的时候,自己的娘只能站在河边看着被淹没的秧苗抹泪,就这样抹了十几年。前几年政府工程,近河的田都被征收了,算是因祸得福,但十几年的心酸又有几个懂得呢。
事迹二:同样是开荒年代,他家人到处插树苗,然后就说是自己家的地。就算是人家事先种好的,也偷偷拔掉插上自己的。如今,岭上一半都是他家的地。当村落日益发展壮大,地方不够用了,这家人也寸土不让,为此还大闹过几次。
事迹三:我爷爷辈那些人,都是实打实的老实人,按别人的说法,属于那种淋菜都会顺便帮隔壁一起淋的人。他们这种随和甚至有点愚的性格,却助长了一些人的嚣张气焰。也正是因为这样,事迹一、二这类事情才会发生。我爷爷有块地隔着那家人的地和大路,爷爷为了不让那人绕远,在每年耕作季节特意让出一块地方给他方便,谁知年代一久,他竟然霸占了那块地方。多年以后,我父辈在收割稻谷时,想要暂时借用他家田开车进去,却被拒绝:不行,久了就习惯了。真的是深谙其道,一代传一代。
事迹四:有人养了一群小鸭子,撵到他家附近的一块田放养,谁知回来后小鸭子全部死了,大概率被放药毒死的。隔壁家养了一只肥鸡,有人看到他家媳妇慢慢靠近鸡,左右望望,迅速抓了鸡跑回家里了。
事迹五:众人清明,他家做头,需要牵头做饭,整个家族大约十五桌,竟然用陈年老米煮饭,煮出来的米饭白中带黄,味道还夹杂着霉味。
143/N #清明 #传统
按照传统,添丁的家庭,清明时需要出一个猪仔,猪仔可大可小,小的话就出几百块钱给公家买菜。猪仔有要求,需是公的,尾巴完整的,所谓有头有尾。猪仔可以在乡下找养猪人买,也可以买现成的烤乳猪,如果是前者,则在清明当天凌晨杀好,整只用开水煮熟。
处理好的猪仔,清明当天由那家人拿去猪仔坟祭拜(即太婆坟),结束之后就可以回家了,不用参与其他祖先的扫墓。
每年清明都会轮流安排几家人做头,负责买香纸炮、牵头煮菜吃饭。有猪仔的那年,不管是哪几家做头,都得让出位置,由出了猪仔的家庭牵头,并在他家吃饭。
这个传统的由来,我向几个长辈打听过,大致是这样——历史上有人在太婆坟前许愿添丁,承诺事成之后杀猪仔来回礼,次年该人真的添丁,于是这个传统便传了下来。
可见,猪仔祭拜这个传统,源自古代人对传宗接代的渴望,与祭拜送子观音一个道理。不过,这几年家族里面的生育情况,和全国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不少人生了一个就不想要了,如果是独生女孩,免不了惹得上一辈人吐槽。然而时代变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老一辈人话语权没有那么大了。
按照传统,添丁的家庭,清明时需要出一个猪仔,猪仔可大可小,小的话就出几百块钱给公家买菜。猪仔有要求,需是公的,尾巴完整的,所谓有头有尾。猪仔可以在乡下找养猪人买,也可以买现成的烤乳猪,如果是前者,则在清明当天凌晨杀好,整只用开水煮熟。
处理好的猪仔,清明当天由那家人拿去猪仔坟祭拜(即太婆坟),结束之后就可以回家了,不用参与其他祖先的扫墓。
每年清明都会轮流安排几家人做头,负责买香纸炮、牵头煮菜吃饭。有猪仔的那年,不管是哪几家做头,都得让出位置,由出了猪仔的家庭牵头,并在他家吃饭。
这个传统的由来,我向几个长辈打听过,大致是这样——历史上有人在太婆坟前许愿添丁,承诺事成之后杀猪仔来回礼,次年该人真的添丁,于是这个传统便传了下来。
可见,猪仔祭拜这个传统,源自古代人对传宗接代的渴望,与祭拜送子观音一个道理。不过,这几年家族里面的生育情况,和全国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不少人生了一个就不想要了,如果是独生女孩,免不了惹得上一辈人吐槽。然而时代变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老一辈人话语权没有那么大了。
142/N #清明 #家族 #历史
清明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扫墓时,餐前饭后,老人们交流着以前的趣事,同时向后辈传递先人的故事。我这个离家多年的人,的确也了解到一些祖宗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口口相传,真实性不可考,就好比传话游戏,传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所以我也就当故事说说吧。
据传,可追溯的太祖,四五百年前扎根于本村,颇有家资。一日,一穿着破烂的地理先生路经此地,老祖接待,看到先生草鞋太脏,遂让其洗之。先生觉得轻视于他,离去,见一收破烂者,其杀肥鹅以招待先生,先生问其知某某某否(指老祖),知之,遂谈及招待之事,并为其指路也。收破烂者,曾收牛角之于太祖之子,后发现内藏钱币,尽数还之,众人信服。太祖见其养子十人,生活窘迫,予地给鹅,生活渐好。其颇有法,砍竹而遍插数地,竹生而选其地,谓之风水。其后,子嗣开枝散叶,家族势大,而先祖式微,遂被逐之他地。
这个故事,我从多个长辈口中听说过,版本大致相同,我觉得比较可信。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传这个版本,且老祖的形象不算光辉;二是当地的确有许多符合故事的地名物名可考;三是从部分那个收破烂的后代口中有印证。
家族里的老人都在讲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想传承,也可能是反思,不管如何,都不算太差。
清明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扫墓时,餐前饭后,老人们交流着以前的趣事,同时向后辈传递先人的故事。我这个离家多年的人,的确也了解到一些祖宗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口口相传,真实性不可考,就好比传话游戏,传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所以我也就当故事说说吧。
据传,可追溯的太祖,四五百年前扎根于本村,颇有家资。一日,一穿着破烂的地理先生路经此地,老祖接待,看到先生草鞋太脏,遂让其洗之。先生觉得轻视于他,离去,见一收破烂者,其杀肥鹅以招待先生,先生问其知某某某否(指老祖),知之,遂谈及招待之事,并为其指路也。收破烂者,曾收牛角之于太祖之子,后发现内藏钱币,尽数还之,众人信服。太祖见其养子十人,生活窘迫,予地给鹅,生活渐好。其颇有法,砍竹而遍插数地,竹生而选其地,谓之风水。其后,子嗣开枝散叶,家族势大,而先祖式微,遂被逐之他地。
这个故事,我从多个长辈口中听说过,版本大致相同,我觉得比较可信。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传这个版本,且老祖的形象不算光辉;二是当地的确有许多符合故事的地名物名可考;三是从部分那个收破烂的后代口中有印证。
家族里的老人都在讲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想传承,也可能是反思,不管如何,都不算太差。
141/N #清明 #家族 #祭祖
有些年头没有参加老家的清明了,今年回来,几乎完整地参加了一遍,谈谈感受。
清明祭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目,如果说春节是小家小聚,清明就是大家大聚,能牵动整个家族上百号人的活动,也就清明了。
我们扫墓分四天,第一天众人清明,全部家族的人参与,祭拜老祖,一般下午结束,然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约十五桌人;第二天三大家,也就是老祖之后开枝散叶的三个太公,同样是拜完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一家一两个人,所以三十多户四桌就能坐下;第三天四大家,则是更近的几户参与,全家吃饭,五桌人;第四天,爷爷辈是兄弟的几户后人参加,估计两三桌人。
我常想的一个问题是,按照这样下去,再过几代人,要拜的祖宗岂不是更多,后人要累死了……
有些年头没有参加老家的清明了,今年回来,几乎完整地参加了一遍,谈谈感受。
清明祭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目,如果说春节是小家小聚,清明就是大家大聚,能牵动整个家族上百号人的活动,也就清明了。
我们扫墓分四天,第一天众人清明,全部家族的人参与,祭拜老祖,一般下午结束,然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约十五桌人;第二天三大家,也就是老祖之后开枝散叶的三个太公,同样是拜完后在做头的家里吃饭,一家一两个人,所以三十多户四桌就能坐下;第三天四大家,则是更近的几户参与,全家吃饭,五桌人;第四天,爷爷辈是兄弟的几户后人参加,估计两三桌人。
我常想的一个问题是,按照这样下去,再过几代人,要拜的祖宗岂不是更多,后人要累死了……
140/N #癌症
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 2500 年的古埃及就有记录——乳房的隆起性肿瘤……触摸它们就像在触摸一只球状包裹。
它同时又很「现代」,一种过度生产、暴发性增长的疾病。它的生长不可阻遏,由正常坠入无法控制的「深渊」——仿佛是对人性的隐喻:贪婪、侵略性、追求永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癌症是由异常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分裂造成的,导致这一情况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等无法控制的部分,也有生活方式等个人的选择。因此,你的行为,一定程度决定了细胞是否癌变这个天平会往哪边倾斜。
或许我们永远不可能让癌症痊愈,因为它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不管是细胞角度,还是个人选择,抑或是人性的隐喻。
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 2500 年的古埃及就有记录——乳房的隆起性肿瘤……触摸它们就像在触摸一只球状包裹。
它同时又很「现代」,一种过度生产、暴发性增长的疾病。它的生长不可阻遏,由正常坠入无法控制的「深渊」——仿佛是对人性的隐喻:贪婪、侵略性、追求永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癌症是由异常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分裂造成的,导致这一情况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等无法控制的部分,也有生活方式等个人的选择。因此,你的行为,一定程度决定了细胞是否癌变这个天平会往哪边倾斜。
或许我们永远不可能让癌症痊愈,因为它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不管是细胞角度,还是个人选择,抑或是人性的隐喻。
139/N #癌症 #医学
近期在看一些健康、癌症相关的书籍,今天看的一本叫《当呼吸化为空气》,讲述的是一个神经外科专家检查出了后期肺癌。我一直很纳闷,为啥这些领域的专家,也会因癌症去世——当然,我知道癌症不可避免,但医学人员理应对健康有更清晰的了解,不至于到了后期才检查出来。
不过,这本书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作者只是在检查出癌症之后,用剩余两年的时间,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前半部分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后半部分记录治疗过程,期间甚至还和妻子要了一个女儿,症状减轻后还重返手术台执刀。
不过,扩散的癌细胞还是在两年后吞噬了他,这本书也是戛然而止。本书让我最佩服的是作者的坦然,以及他追求的生命的意义。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他的经历让我想起著名日剧《白色巨塔》里的财前五郎,经历何其相似,同样是抱憾离世。
近期在看一些健康、癌症相关的书籍,今天看的一本叫《当呼吸化为空气》,讲述的是一个神经外科专家检查出了后期肺癌。我一直很纳闷,为啥这些领域的专家,也会因癌症去世——当然,我知道癌症不可避免,但医学人员理应对健康有更清晰的了解,不至于到了后期才检查出来。
不过,这本书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作者只是在检查出癌症之后,用剩余两年的时间,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前半部分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后半部分记录治疗过程,期间甚至还和妻子要了一个女儿,症状减轻后还重返手术台执刀。
不过,扩散的癌细胞还是在两年后吞噬了他,这本书也是戛然而止。本书让我最佩服的是作者的坦然,以及他追求的生命的意义。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他的经历让我想起著名日剧《白色巨塔》里的财前五郎,经历何其相似,同样是抱憾离世。
138/N #社会学 #历史 #土地改革
《金翼》这本书止于 1941 年,虽然遭受战火的侵袭,但黄家依然是当地显赫的家族,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家族,在十年后的土地改革会发生什么。
借助林耀华的学生庄孔韶的著作《银翅》,印证了我的猜测——那座乡里瞩目的金翼之家,被贴上了封条,黄家全部人员被扫地出门。四哥(志司)因前几年大量购入土地、放高利贷、强暴乡里妇女,被定为恶霸地主。
四哥的形象,在《金翼》里是好学且自律的,是精明的商人,是关键时刻撑起家族生意的顶梁柱,但到了实地调查的《银翅》中,他变成了固执己见、欺瞒合伙人、强暴妇女的恶人。在北平读书的小哥,很早就知悉了共产党在北方的土地改革以及这股新势力的风格,立马写信告知四哥放弃买田购地,但四哥置若罔闻,最终被处决。
《金翼》这本书止于 1941 年,虽然遭受战火的侵袭,但黄家依然是当地显赫的家族,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家族,在十年后的土地改革会发生什么。
借助林耀华的学生庄孔韶的著作《银翅》,印证了我的猜测——那座乡里瞩目的金翼之家,被贴上了封条,黄家全部人员被扫地出门。四哥(志司)因前几年大量购入土地、放高利贷、强暴乡里妇女,被定为恶霸地主。
四哥的形象,在《金翼》里是好学且自律的,是精明的商人,是关键时刻撑起家族生意的顶梁柱,但到了实地调查的《银翅》中,他变成了固执己见、欺瞒合伙人、强暴妇女的恶人。在北平读书的小哥,很早就知悉了共产党在北方的土地改革以及这股新势力的风格,立马写信告知四哥放弃买田购地,但四哥置若罔闻,最终被处决。